與其他體育項目的世錦賽相比,世界田徑錦標賽的歷史並不十分悠久,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事實上承擔著田徑世錦賽的功能。1960年代後期,要求舉辦專門的田徑世錦賽的呼聲日益高漲。因此,世界田聯在1976年於波多黎各舉行的會議中通過了要在奧運會之外,舉辦世界田徑錦標賽的決議。首屆田徑世錦賽舉辦時間定為1983年,候選城市有兩個,一個是西德的斯圖加特,另一個是芬蘭的赫爾辛基,最終決定在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辦,這也是1952年夏季奧運會的主會場。
在首屆田徑世錦賽之前,有兩屆非正式的世錦賽。在1976年奧運會中,沒有男子50公里競走這個項目,國際田總因此舉辦了只有這一個項目的世錦賽,四年後,又舉辦了只有女子400米欄和女子3000米兩個項目的田徑世錦賽,這兩個項目也不包含在1980年奧運會中。
隨著時代發展,田徑世錦賽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比賽項目也在改變,迄今為止的比賽項目的變化如下所示:
1987年,增加女子10,000米和10公里競走。
1993年,增加女子三級跳遠。
1995年,用女子5000米取代女子3000米。
1999年,增加女子撐杆跳高和女子標槍,用女子20公里競走取代女子10公里競走。
2005年,增加女子3000米障礙賽。
2017年,增加女子50公里競走。
2019年,增加4×400米混合接力。
2022年,男子和女子50公里競走都被35公里競走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