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我们这边的农村,有一句老话说“儿多母苦”。但还是有很多人家,一下子就养了三个以上的娃儿。
也许,他们觉得孩子多了,将来养老的压力就不会全部落到一个人的身上,孩子轻松,老的也落得个心宽。
可是,孩子多的家庭,老人的晚年未必就好过。
只有一个孩子的,晚年把父母照顾好了的不少;四五个孩子的家庭,老人晚年落得个无处安身的也不是没有。
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好与不好,貌似跟孩子的数量多少没多大关系。
独生子女的家庭,在赡养老人时,尽管是苦了点,但没有第二项选择,硬着头皮都要熬下去,自己不做,没人替自己来完成这项义务。
而多子女的家庭,很容易在养老问题上面出现分歧,甚至闹出矛盾,最终苦的还是父母。
给父母养老,兄弟姐妹之间再亲,也要遵循这5条规矩。
01、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分担这项“义务”
兄弟姐妹之间,在别的事情上可以互相帮衬,甚至可以代劳。
但是在养老的问题上,那是各自的孝心,不可帮忙也不太适合代劳。
能力大的可以多担待,能力小的也要尽其所能。不独揽,不推卸,这事儿,没得商量。
02、责任与分工必须要明确
几个兄弟姐妹,可以把责任分开来,这个负责这样,那个负责那样。
有些地方的做法是会把父母接去分别在各自家里住上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轮流着照顾。这也是一种办法。
展开全文
在养老的事情上,一定要把分工安排说清楚,别模棱两可,否则,老人走后,争执的种子也便发芽了。
03、在自己没有出力的事情上别发表意见
老三给父母买了一套保暖服来御寒,老四质疑这套衣服料子不好,老二觉得纯属浪费,家里的暖气足以御寒,倒不如买点别的。
这次争执之后,再也没人为老人买衣服了,最终苦的还是老人。
自己没钱就闭嘴,自己不做事就别指手画脚。
04、亲兄弟明算账
兄弟姐妹之间,若想亲情关系长久,就得明算账,人情是人情,债务是债务。
花在养老上的钱,每一分都要算清楚。
不清不楚的账务,迟早生变。
05、沟通
兄弟姐妹之间最常发生的就是缺乏沟通,我觉得不用把话说尽,你们应该能明白,再蠢的人也能理解。
殊不知,人与人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方式是不同的。你不说明白,他们很容易往别的方向想。
有话有不满不说出来,憋在心里,问题憋得多了,最终还是要发生量变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