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汇总c、cpp里常用API,会持续更新,便于查阅。 C语言部分参考:C语言 基础知识整理
传入此类函数的指针必须是以空字符为结尾的。
char *strchr(const char *str, int c) 在参数 str 所指向的字符串中搜索第一次出现字符 c(一个无符号字符)的位置; 如果未找到该字符则返回 NULL。
char *strstr(const char *haystack, const char *needle) 在字符串 haystack 中查找第一次出现字符串 needle 的位置,不包含终止符 ‘\0’; 返回字符串str中第一次出现子串substr的地址;如果没有检索到子串,则返回NULL。
int strncasecmp(const char *s1, const char *s2, size_t n); 比较参数s1 和s2 字符串前n个字符,并且忽略大小写。 若参数s1 和s2 字符串相同则返回0。s1 若大于s2 则返回大于0 的值,s1 若小于s2 则返回小于0 的值。
char * strncpy(char *dest, const char *src, size_t n); dest 为目标字符串指针,src 为源字符串指针。strncpy()会将字符串src前n个字符拷贝到字符串dest。 strncpy()不会向dest追加结束标记’\0’。 使用strncpy()最安全方式是使n等于strlen(src)+1,即拷贝整个字符串,同时将’\0’追加到dest。
char *strcpy(char *dest, const char *src); dest 为目标字符串指针,src 为源字符串指针。 注意:src 和 dest 所指的内存区域不能重叠,且 dest 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放置 src 所包含的字符串(包含结束符NULL);如果参数 dest 所指的内存空间不够大,可能会造成缓冲溢出(buffer Overflow)的错误情况。 strcpy只用于字符串复制,并且它不仅复制字符串内容之外,还会复制字符串的结束符。
void *memcpy(void *str1, const void *str2, size_t n) 从存储区 str2 复制 n 个字节到存储区 str1; 该函数返回一个指向目标存储区 str1 的指针。 memcpy是按字节拷贝,在拷贝字符串时需要多加一位;
const char src[50] = "123";
int len = strlen(src) + 1;
char dest[50];
memcpy(dest, src, len);
dest[len] = '\0';
void *memset(void *str, int c, size_t n) 复制字符 c(一个无符号字符)到参数 str 所指向的字符串的前 n 个字符。
int strcmp(const char* s1,const char* s2); 当s1 < s2时,返回负数; 当s1 == s2时,返回值 = 0; 当s1 > s2时,返回正数`
int atoi (const char * str); atoi() 函数会扫描参数 str 字符串,跳过前面的空白字符,直到遇上数字或正负符号才开始做转换,遇到多少数字转换多少,直到遇见非数字字符为止; 返回转换后的整型数;如果 str 不能转换成 int 或者 str 为空字符串,那么将返回 0。
int sprintf(char *str, char * format [, argument, ...]); str为要写入的字符串;format为格式化字符串,与printf()函数相同;argument为变量; sprintf的作用是将一个格式化的字符串输出到一个目的字符串中,而printf是将一个格式化的字符串输出到屏幕; sprintf()会根据参数format 字符串来转换并格式化数据,然后将结果复制到参数str 所指的字符串数组,直到出现字符串结束(‘\0’)为止; 成功则返回参数str字符串长度,失败则返回-1,错误原因存于errno 中; 如果str的长度不够,sprintf()很容易造成缓冲区溢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std::string
头文件:#include
初始化 当初始值只有一个时,使用直接初始化和拷贝初始化都可以。
string s1; // 默认初始化,s1是一个空串
string s2(s1); // s2是s1的一个副本
string s3("value"); // s3是字面值"value"的副本,除了最后\0字符以外; 直接初始化
string s3 = "value"; // 等价于s3("value"),s3是字面值"value"的副本; 拷贝初始化
string s4(n, 'c'); // 把s4初始化为n个c字符组成的串
string substr(int pos, int n): 截取字符串;第一个是开始位置,第二个是获取子串的长度;
const char* c_str()、const char* data() string转char*;区别是 c_str()方法会在末尾添加‘\0’;
string s(charArr, charArr + strlen(st)) char*转string;
添加元素 string.append(1, 'c'); 添加一个c字符 string.erase(string.size() - 1); 删除最后一个字符 string.push_back('c')添加一个c字符 string.pop_back(); 删除最后一个字符
s1.compare(s2) 返回值为0,则两者相等
获取char string[index]; string.at(index);
包含 str.find('o') != string::npos str.find("xxx") != string::npos
转换相关 stoi()、stol()、stoll()等把字符串转换成整数; stof()、stod()等把字符串转换成浮点数; to_string()把整数、浮点数转换成字符串。
std::pair
pair
数组
数组声明如a[d];其中a是数组的名字,d是数组的维度。 维度d应该在编译的时候就确定,即数组的个数d是一个常量表达式。
默认情况下,数组内的元素会被默认初始化。
// arraySize 必须是一个大于零的整数常量
int arr[100];
// 遍历,常量引用,最高效; 知道类型的情况下不适用auto效率最高
for (const int& value : arr) {
cout << value << endl;
}
const int length = 2;
Person arr[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 无
}
for (Person p : arr) {
// 调用拷贝构造函数
}
for (const Person &p : arr) {
// 无
}
std::vector
向量(Vector)是一个封装了动态大小数组的顺序容器(Sequence Container)。 向量是一个能够存放任意类型的动态数组。
头文件:#include
初始化
vector
vector
vector
vector
vetor
vector
vector
vector
vector
vector
vector
vector
vector
preSum.resize(row + 1, temp); // 重新初始化二维数组
vec.reserve(2); 目的是预设容量,避免动态扩充; vec.resize(2); 目的是改变vector的长度,size = 2, capacity = 2, 从第2个位置开始填充,默认为{0,0} vec.resize(10, 5); 用元素5填充数组长度到10个;
vec[i]; 取元素,[] operator 在回傳元素時是不會作任何的邊界檢查 vec.at(i); 取元素,at() 取元素时会做边界判断,超出时会抛出out_of_range
vec.push_back(1); 向末尾新增一个元素1,长度满了的话扩充 vec.emplace_back(1), c++11中使用该方法替代push_back,在容器尾部添加一个元素,这个元素原地构造,不需要触发拷贝构造和转移构造。而且调用形式更加简洁,直接根据参数初始化临时对象的成员。 emplace_back() 和 push_back 的区别
vec.pop_back(); 刪除 vector 最尾端的元素 vec.insert(vec.begin() + 2, 6); 在第二个位置插入6 vec.emplace(vec.begin() + 2, 6); 在第二个位置插入6 emplace() 在插入元素时,是在容器的指定位置直接构造元素,而不是先单独生成,再将其复制(或移动)到容器中。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推荐大家优先使用 emplace()。 C++ STL vector插入元素(insert()和emplace())详解
vec.erase(iterator position); 迭代器遍历时删除 vec.clear(); 清空元素 vec.empty(); 如果 vector 內部為空,則傳回 true 值
// 判断是否存在某个元素
if (std::count(v.begin(), v.end(), key)){
// 存在
}
if (std::find(v.begin(), v.end(), key) != v.end()) {
// 存在
}
std::map, std::unordered_map
头文件:#include
初始化
map
m1["def"] = 2;
m1.insert({ "abc", 1 });
m1.insert(make_pair(string("def"), 2));
m1.insert(pair
// c++11及以上可以使用列表初始化
map
{"string",1}, {"sec",2}, {"trd",3}
};
// 遍历数组直接添加,不用判断是否存在
unordered_map
for (auto& v : nums) {
map[v]++;
}
count(key) 返回返回指定元素出现的次数; 返回的是被查找元素的个数。如果有,返回1;否则,返回0。注意,map中不存在相同元素,所以返回值只能是1或0。
map.find(key) == map.end() 返回的是被查找元素的位置,没有则返回map.end()。
插入元素 map.insert(pair
删除元素 map.erase(const key_type& k)
遍历
for (unordered_map
printf("key: %s, value: %s", iter.first, iter.second);
}
for (auto &v:map) {
printf("key: %s, value: %s", v.first, v.second);
}
std::set, std::unordered_set
头文件:#include
set.count(key):返回返回指定元素出现的次数;返回的是被查找元素的个数。如果有,返回1;否则,返回0。注意,map中不存在相同元素,所以返回值只能是1或0。 set.find(key) == set.end(): 返回的是被查找元素的位置,没有则返回map.end()。
std::stack
头文件:#include
stack
std::queue
头文件:#include
queue
std::priority_queue
priority_que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