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方舟计划”的过程中,黄金生意识到这或许是实现农业理想的契机:打造一个以生态为主题的萤火虫文创农场,既能满足萤火虫的生存条件,也能利用萤火虫的特征来监测生态农业。
2016年,由黄金生先生组建的两岸农业及文创专家团队踏入了重庆,希望能够把台湾“桃米村”的复育经验及台湾先进的生态农业理念技术运用到重庆的乡村振兴建设中。
于是黄金生和他的合作伙伴耗时三年,踏遍重庆的山山水水,终于在沙坪坝区丰文街道缙云山脉的丛山中找到了心中的热土。从确定选址到签约,仅用14天,萤火谷农场就宣告诞生。
02
萤火谷坐落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丰文街道的赖家槽与棋水湾交集处,是一个依托自然生态与农业基础的文创农场。园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内有山林,水塘,沟谷,竹林,湿地,是重庆主城难得的山清水秀之地。
农场占地1000多亩,距离大学城仅有10分钟,主城1小时即可直达,依托自然生态与农业基础,在这里能看到成千上万只萤火虫,漫天飞舞的壮观景象;保护生态的同时,成功复育了9种萤火虫,堪称萤火虫的“大本营”。
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以及土地复育工作,黄金生和他的团队在费时2年后,完成了萤火谷的搭建,在农场里不仅有萤火虫复育区,也有供人们深入了解萤火虫的教室,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了对环境要求苛刻的昆虫的栖息地。
萤火虫对光源、声音和气候都极为敏感,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一股不期而至的冷锋,都会改变它们的出现时间,甚至在几天里都不见踪影。
萤火谷文创农场的计划并不是随意捕捉萤火虫,他的目的是找到对应品种的雌雄萤以及虫卵,让它们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中繁育。
03
在萤火谷农场,修建了大量与萤火虫、生态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它们无不给前来观赏的游客传递一个信息,保护萤火虫不仅仅是在保护一种昆虫,更重要的是在保护生态。
农场结合场地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谷设置为一廊,是项目的主要互动区,包括氛围主入口区、林间鸟巢区、森林露营区、昆虫花海区、白鸽草坪区、香草花园区、竹林会所区、文创工坊区。
如今,重庆萤火谷文创农场是沙坪坝区重点建设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中国第一的萤火虫复育基地。
谷内还设有自然教室,可以在这里了解萤火虫复育,观察环境对萤火虫的影响了解环境变化。
萤火谷除了复育萤火虫外,这里还将复育32种蝴蝶,这样白天看蝴蝶,夜晚看萤火虫,萤火谷还将培育蜻蜓、金龟子、青蛙、树蛙、蝌蚪、七星瓢虫等小动物,为他们提供自然又原生态的生存环境。
国内萤火虫的最佳观赏时期一般为5-7月,但是萤火谷文创农场园区的萤火虫每年4-11月都可以观赏。比如:
7月
黄胸黑翅萤幼时是生活在水里的小精灵,虽是零星渺小的光点,最后也会像星河一样闪耀。
8月
穹宇萤集体发光时,其美丽,不亚于浩瀚宇宙中繁星的光芒。
9月
橙萤和端黑萤,穿着华丽的橙色蓬蓬裙,慢悠悠的穿行在树林之中,它路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暖黄的尾巴。
10月
山窗萤站在叶尖,那光点像树叶间藏着晶莹的绿宝石,瑰丽神奇。
萤火谷文创农场还将设立农业双创基地,吸引农民子弟返乡就业创业;并透过互联网+绿色共享平台模式,有机整合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中,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过于分散、弱小的供需失衡问题,加大农业生产的规模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